机床附件产业网

资讯

老机床故事:纪念那些未曾忘却的工业记忆

中国机床商务网 2018-02-02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那些落后的、淘汰的机器、厂房,都是我们多年来共同的工业记忆。它们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打下夯实的基础;它们让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制造大国,从一无所有到船坚炮利。虽然如今工业飞速发展,似乎再也用不上这些已经被淘汰的生产工具,但是他们不应该被遗忘,更不应该被随意摧毁。

  一、45岁的老机床送往博物馆

  在宏达公司的院子里即将拆迁的厂房,几台锈迹斑斑的老机床静静伫立。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厂房里的老物件完成了使命,它们将带着老一辈农垦人的记忆,送往海南农垦博物馆陈展。

  宏达公司前身是海南农垦海口机械厂。1969年,工厂被改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机械厂。当年的农垦机械厂无论是技术力量还是综合实力,在海南都是##的。回忆起当年的辉煌,海南农垦宏达实业有限公司物业部党支部书记韩建平脸上不禁露出笑容。生产三叶牌锄头,研制出口环保免烧砖机,制造CTC茶叶加工设备,开发小链轨拖拉机等产品,极大地改善了农垦系统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益水平。

  1974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工厂更名为海南农垦**机械厂,1988年该厂更名为海南农垦海口机械厂。2011年,机械厂更名为宏达公司,公司由原来的工业企业转变为地产经营和物业管理。

  在原机械厂的金属加工车间,韩建平站在一台1972年生产的机床前,久久地凝视着。这是我1977年进厂时使用的**台机床,它见证了我的青春岁月。这机床至今有45年了。韩建平对记者说。

  海南农垦博物馆副馆长王智告诉我们,老物件代表着过去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军垦记忆,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农垦精神应当得到传承。

  二、两台退役重器背后的故事

  新年刚至,大渡口区博物馆迎来了两台光荣退役的车床重器,它们带着数十年服役的辉煌功勋。前来博物馆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都想要领阅它们历久弥新的故事。经过文物工作者的辛勤搜寻,细心修缮、拆卸,又艰难搬运,再经过组装复原、清洁上漆,重塑它们的自然本色*终,它们得以肃然伫立于展厅,散发着坚毅的荣光。

  据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台于1966年生产下线的C6125型普通精密车床,产于当时有着全国**工艺的济南**车床厂,该厂曾跻身新中国机床行业一五期间的十八罗汉厂。该车床通长1440毫米,宽580毫米,高1250毫米,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度稳定等特点。在数十年的生产服役中,见证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的坚实发展,可谓身经百战。

  另外一台于1994年生产下线的C616型普通车床,由云南玉溪机床厂制造,车身采用马鞍形式,通长2260毫米,宽570毫米,高1130毫米,具有加工效率高,操作性能好等特点。它也曾长期服务于大渡口的工业生产,在工业改革和转型发展中,默默担负起生产的使命,颇具功劳。

  三、尘封岁月中的常德机床厂房

  七一机械厂是常德市(时为常德地区,含今益阳地区)**家国营机械制造企业。这是1949年后,常德城的一些手工业者、机械工、铁匠铺等共同组建的公私合营社。1951年,为改善常德地区机械工业落后的局面,常德专署先后投资20万元,组建常德七一机械厂。

  1958年,七一机械厂在德山乾明寺改扩建;当年底,改扩建部分更名为常德机床厂;1964年,常德机床厂并入七一机械厂,七一机械厂正式入驻今天的地址。

  1953年,湖南省**支低压阀门便出自七一机械厂。1957年,七一机械厂生产各类低压阀门435吨,产量居全省**。到1960年,各类低压阀门的产量达到了1206吨,占全省阀门生产总量的85%。七一机械厂的阀门产量和质量都在全国享有盛誉,也走出了####。在阀门行业,曾有过北有铁岭,南有七一之称。

  90年代中后期,七一机械厂经营下滑;2001年,存在了50年的七一机械厂宣布破产。

  如今,七一机械厂破产已16年,当年它所创造的水泵品牌依然在生产。不知是为了传承还是祭奠,一家在鼎城区草坪镇生产的工厂,也叫七一。

  如今,原来的老厂子并没有被拆除掉,在原来的寂静的厂房里,锈迹斑斑的机床上,政府要建新的工业遗址公园和工业博物馆,来纪念这段常德人共同的回忆。

  在一代又一代的工业革新中,我们遗留下、淘汰掉很多落后的生产工具,那是一代工业人的共同回忆,也是一代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象征。我们应该将它们保存下来。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将激励着新一代的年轻人,勿忘前辈们的辛劳汗水,更加努力地去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资料来源:南国都市报、常德晚报、大渡口报)

  (本文由中国机床商务网原创提供,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

相关推荐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