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附件产业网

资讯

挑战大工匠:时间炼就的不一样的精湛与精彩

中国机床商务网 2017-12-19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内敛严谨,一丝不苟,他们隔绝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小到一个螺丝、大到一辆汽车,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他们用经年累月的智慧和经验诠释着工匠精神。

  有人说,现代社会工匠似乎正离我们远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十九大报告中,工匠精神被反复提及。

  作为立足北京、面向世界的新型主流媒体,北京时间联合北京市总工会,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整合多平台媒体资源,融合多种报道手段,大胆尝试、独辟蹊径,创新性地打造了《挑战大工匠》系列直播及精品短视频报道,短时间内就收获了超过2000万的点击量,其中包括28个参选短视频,总流量近1400万,20场赛事直播点击量超过700万,10场决赛直播稿件,系列H5页面28个,获得38万的交互点击量,一时间,大工匠成为了京城街谈巷议的热词。

  决战紫禁 十项技艺看谁与争锋

  看惯了表演性质的技能类节目,都会对挑战大工匠刮目相看,从报名到赛制,再到评比,挑战大工匠尽可能地保证了公平公正公开。

  (图:比赛现场专家为孩子讲解手工木工的乐趣)

  报名参赛不设门槛,不限定挑战者的年龄、学历、户籍和所在企业性质,只要是服务北京城市发展建设、从事与挑战职业(工种)相关工作的人员均可报名。北京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如是介绍。招贤令一出,群英相应。曾经隐藏在工厂车间的各位江湖高手,通过网络直播的镜头走进了广大观众的视野,**次有了一展身手的舞台。

  电工、钳工、焊工、数控机床、中药炮制长达一年的准备,10个行业的筛选推举,26位种子选手,47名##挑战者,二十场激烈交锋,既给了选手充分展示精湛技艺的舞台,也刷新了观众对工匠的刻板印象。

  (图:第二现场的行业专家在精彩点评)

  以前大家印象中似乎将工匠与蓝领工人划等号,其实他们都是各个身怀绝技,行业内也是小有名气。正如北京时间新闻媒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蓝霖所说,打造《挑战大工匠》系列直播,就是要将这些默默无闻的行业英雄传播出去。工匠不是明星,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技艺,他们的精神需要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

  群英聚集 不只竞技还为传承

  从11月6日到12月12日,十个行业,十场比拼,来自京城各个角落的匠人高手,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和敬业的精神,为大家奉献了一场智慧与技巧的盛宴。数十位选手中,小到初出茅庐的90后,大到年过花甲的江湖前辈,群英汇聚,只为能够一展身手。

  陈翠路,一个有着32年工龄的木工手艺人,*初只是单纯地想学门手艺谋生,慢慢地却彻底爱上了这门手艺。他说:这辈子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故宫文物的修复中。在修复一个紫檀雕荷花床时,真的是万分小心、困难重重,修复完成时特别有成就感。但遇到无法修复的文物就会特别心疼,感觉太可惜了。

  (图:参赛选手陈翠路)

  89年出生的钳工参赛者赵亨,身上有着90后的诸多标签,自信、不服输,他给自己立下的挑战宣言一切用技术说话,这股子年轻人的倔强,来自他多年来北漂打拼的经历。作为年轻后生挑战诸位前辈,既是宝贵的学习机会,亦是为了检验和证明自己多年来付出的汗水。

  (图:参赛选手赵亨)

  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动人之处。执拗的努力,只为换来不断的前行。北京大工匠五个字,对参赛者来说并不只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他们看重的并不是头衔带来的物质奖励,更多地,每个人身上肩负的是一种使命感,一种将手艺技艺迭代传承下去的责任,在弘扬工匠精神的当下,只为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技艺匠人的力量。

  #### 竞赛直播引发大工匠热潮

  有了纯熟的手艺,更需要准确直白的呈现方式。为了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欣赏选手们的风采,了解各个行业的前世今生、传世绝活,北京时间直播团队从今年年初就开始活动的报道准备,历经上百次的策划会,走访专家、商讨方案、制作脚本每一场直播**呈现的背后,都离不开主创团队的绞尽脑汁。

  (图:主创团队在专心讨论)

  全程参与挑战大工匠直播报道的北京时间直播中心记者李晖就说:动辄几个小时的直播,专业复杂的技能比拼,我们在一开始就在考虑,如何能够让大工匠更加贴近现代网民的生活。所以在策划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把网友们日常中很难遇到的情况设置成考题,譬如:怎样听音识别汽车故障?燃气管道泄露如何带气作业?高压电线如何带电作业?

  在直播之前碰撞火花的头脑风暴中,北京时间还拓展出了多种形式的预热方式,稿件《一群整天和毫米打交道的人 即将在这里争夺王者荣耀 你也来挑战吧》通过对每一位选手进行深度专访,个性化的互联网语言,使得稿件在北京时间平台点击量达到72.9万,富有传奇性的人物故事让网友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各位选手和工种。

  为了和网友能有更多的互动,结合赛事赛题开发的H5互动游戏《挑战大工匠 徒手切钢棒》一经上线,通过网友自发分享游戏结果,在朋友圈等交互媒体进行二次推广,短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38万的交互点击量。此外,主创团队在直播互动奖品设置上结合工种本身的特质,创新性地融入VIP定制奖品。细心的策划、第二现场嘉宾的耐心点评、贴心的互动奖品,让大工匠真正走到你我的身边,感受能工巧匠所散发出的巨大魅力。

  (图:数米高的吊车上也能看见摄像师的身影)

  同样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还有北京时间的视频采集团队。二十场直播,多则七八个机位,从数米高的吊车,到地下的管道,都能看到摄像师的身影。在工程测量直播中,由于工种操作需要放置在户外,将近十个小时的拍摄,零下5度的严寒,导播蒋楠一直坚守在导播台前,同事们都笑称,拍摄结束他就直接坐在了电暖器上。可只有参与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微笑后大家付出的努力和艰苦。用蒋楠自己的话说:看着选手们多年来如此敬业的坚持,也更加地激励了我们用***的镜头将他们的努力传递出去。

  (图:**呈现选手的每一个细节)

  直播的顺利进行,同样离不开直播技术人员的付出。每场比赛前一天,北京时间技术部的李旭明就要和同事一起,走遍场地的每一个角落。摄像机、导播台、背景板大大小小的器械,整整装满了一车,比赛前的铺设,赛中的全神贯注,赛后的快速装车,一切的准备,为的就是直播不出任何的差错。

  (图:技术人员的细心保障)

  正是这种团队间的细心策划、分工协作、默契配合,造就了如今挑战大工匠的火爆。在比赛直播进入到高潮阶段,北京时间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除了在本站全程进行直播外,还在今日头条、一直播、快手、花椒、优酷、爱奇艺、酷6、六间房等多家互联网视频直播平台尝试矩阵化直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单场直播的收看人数达到近200万人次,大量网友为北京大工匠的精湛技艺折服,纷纷留言、点赞:电焊工!照亮了社会!燃烧了自己,媒体就应该崇尚技术!这就是大国工匠。

  代代相传的手艺人,在泥土和火光中挥洒汗水,将技艺刻成掌心里的纹章。岁月流转,不变的是那份对技艺和品质的苛刻与执着。多少匠人,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京城的脊梁。挑战大工匠,在这个互联网信息快消的时代,用那份信念和精神重燃对工匠精神的崇敬,也必将在网络竞赛传播史上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原标题:挑战大工匠:时间炼就的不一样的精湛与精彩)

相关推荐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