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附件产业网

资讯

广东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推进我国工业“智造”升级

中国机床网 2017-04-25

  辖区工业机器人企业超过20家,行业规模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超100亿元。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广东佛山找到了自身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突破口。

  201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实施工业4.0计划。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同年10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建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推进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对接,其核心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为制造业发展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这一战略对接让以陶瓷、家电、家居等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佛山看到产业升级的机会,而工业机器人就是**选择。

  我们目前已经占据了全球汽车机器人领域70%的市场份额。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年前,当美的提出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的双智核心战略时,方洪波还很难想到仅两年时间就先后牵手全球两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巨头。

  2015年,美的与日本安川合资成立两家机器人公司,分别生产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目前产品已上市。2016年6月,美的宣布正式收购另一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巨头德国库卡集团。库卡是大众、奔驰、通用、福特等汽车生产线的机器人设备供应商,是德国工业4.0的代表企业,被德国总理默克尔誉为德国工业的未来。2017年1月,美的正式完成收购库卡的交割工作,成为其*主要的股东,占其已发行股本的94.55%。

  方洪波认为,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尚处于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的阶段,而工业4.0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把业务在线化、流程软件化。他说:这两次收购不仅是对美的自身的智能化改造,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产业潜能,使美的具备提供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佛山,美的只是传统制造业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一个缩影。为了抓住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的机遇,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三级共建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示范区中德工业服务区正在催生我国重要的智能制造产业新集群。顺德区委副书记、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主任刘怡介绍说,目前,全区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20家,行业规模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预计到2018年,全区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集成系统企业将不少于50家,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不少于8家,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超100亿元。

  与此同时,该园区与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联手打造的国内##综合性机器人学院,本月将落户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刘怡说:目前,已确定有4家在德国排名前十位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将入驻佛山机器人学院。

  据了解,佛山市拥有25万余家制造业企业,其中超七成是民营企业,工业增长值占GDP比重长期超过60%。科研基础薄弱,产业转型升级难是它们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今,通过机器人学院,这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将有机会与德国机器人制造公司进行匹配,结成伙伴关系,推进产业升级。不仅要把德国的机器人企业引进来,更要把我们####的机器人企业带出去。刘怡说。

  除了智造企业在对接,中德两国的工业城市也在对接。2016年4月,佛山联合10个中国城市和7个德国城市共同组建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以促进联盟成员之间互补发展、创新融合为目标。截至今年3月,联盟成员已增长到正式成员24家,观察员7家,其中就包括浙江省杭州市。

  在杭州,2016年7月正式投入量产的正泰新能源智能工厂,如今已被工信部列为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记者走在工厂车间内发现,作业人员不到100人,却实现年产能230MW,50%以上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中亚、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实施机器换人,车间内的作业人员缩减了2/3,每年可为我们节省人力成本近亿元。正泰电气副总裁、国际工程公司总经理林柏生介绍说,目前杭州的这家智能工厂通过在线激光二维打码等六大智能系统,合理布局整条生产线,已具备德国工业4.0所要求的大部分智能要素,代表了光伏行业内*高制造水平。

  在工信部去年7月公布的2016年首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中,像正泰这样的上榜企业还有14家,其中不乏华为、百度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更有宝钢、长虹、海尔这类日益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民族企业。德国的先进技术,中国的庞大市场从这里走向世界,由这里进入中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制造2025将对接更多国家的产业发展大战略,德国工业4.0只是一个起点。

相关推荐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