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附件产业网

资讯

七一?数控车工黄涛 打造“丝”级精度深度片

中国机床商务网 2017-04-19

  深度片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某水下重点型号项目上的一个核心重要零件,仅指甲盖大小,一张纸厚薄。它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误差范围以丝级计算,即0.01毫米。

  就是这肉眼无法识别、常规仪器也束手无策的误差精度,数控车工黄涛却凭着一对火眼、一双巧手练就了一身绝活:经他手动加工的零件,误差精度达到0.1丝,不及一根头发丝的六十分之一。

  军工产品加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须慎之又慎。25载,近万个日夜,黄涛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让一个又一个的优质制造,为中国海防事业驶入深蓝注入了坚实力量。

  他是成功加工军用深度片的**人

  在七一?所海山科技产业园现代化加工车间里,46岁的黄涛守着他的新伙计一台德国进口的##数控激光切割机,正在熟练地加工一批新产品。

  能够以炉火纯青的技能操作这台复杂设备的,全所唯有他一人。

  这样高精尖的设备只有交到黄老邪手里,我们才放心。一位负责质量监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他口中的黄老邪就是黄涛。和隐而不发、特立独行的武林高手一样,黄涛爱学习、善琢磨,总是用身上一股不信邪的劲儿,与技术攻坚遇到的疑难杂症死磕到底,故有了外号黄老邪。

  认识黄老邪的人都知道,凡经他加工出来的零件,等同于打上了质量免检的隐形标签。

  就是这样一位明明可以靠绝活取胜、多劳多得的人,偏偏喜欢挑战各类技术难题。

  对此,有朋友不理解:放着简单来钱快的批量加工不做,却花时间去啃那些费时费力的老大难,太死心眼儿了。

  黄涛却不以为然:如果总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还怎么进步呢?再说了,这些难干的活总得有人去做吧?干军工不能挑肥拣瘦。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就是这股韧劲,让黄涛数十年如一日追求职业技能的**,成为匠师良才。

  他身怀绝技,却将武功秘籍公之于众

  2009年,首批深度片试制加工任务启动,要求加工尺寸精度误差不超过0.3丝。不少人傻了眼:简直就是沙上雕花,谈何容易?

  一个小零件还能难倒大活人!黄涛主动请缨,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试生产。

  没有经验可借鉴,那就让自己成为经验。要在厚1.5毫米、指甲片大小的深度片上车出0.2毫米的环形凹槽,这对工人的操作水平是极大的考验。这个照着万工显都难以察觉的细微公差,在经历数百次的反复试验后,*终被黄涛稳稳掌握在容错范围内,精度误差只有0.1丝。

  还没来得及接受赞誉,黄涛又开始了思索:深度片加工如此复杂,费时费力,如能有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就好了。

  经过反复摸索,他想出了个聪明的笨办法:将车床刀具固定在底座上,避免了拆卸刀具时造成的误差,并记下机床电脑上的数字用于定位,巧妙解决了这一难题。

  就在所有人觉得黄老邪可凭一手绝活笑傲江湖时,他却将确保加工精度的技巧、诀窍和要领编写成详细方案,在全厂推广。

  有人笑他傻:哪有高手将武功秘籍公之于众?他摆摆手:一个人会不算本事,大家都会了,生产水平和质量也就有保障了。

  他25年加工20多万个零件,一次交付合格率达100%

  揽着一手绝活,为人踏实靠谱,这样的黄涛,于国,是重器;于家,是栋梁;于人,是楷模。

  他告诉记者,每当他看到电视节目中播放有关军事演习、海防军备的节目时,心中都会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别人看到的也许只是一艘威武的军舰,一发威猛的炮弹。但我知道那上面有我精心加工的零件。描述这些的时候,黄涛眼里闪着光芒:看到自己的作品用于强大海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那份荣誉感和自豪感,是其它东西取代不了的。

  守初心,存戒心,付诚心,得本心。25年来,他加工了20多万个零件,一次交付合格率达100%。

  海防使命,国之担当。黄涛用2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位军工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原标题:七一?数控车工黄涛 打造丝级精度深度片)

相关推荐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