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附件产业网

资讯

荆楚工匠推动湖北省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中国机床网 2017-03-31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如何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湖北省加快建设制造强省?从今日起,记者将走近在各行各业不懈奋战的荆楚工匠,倾听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风采,以勉励更多劳动者以执着坚守、创新胆识与责任担当,昂扬再进发。

  追古溯今,从毕?N活字印刷到曾侯乙编钟敲响,从名震中华的汉阳造到蜚声全国的武船、武钢武字号,湖北历来不乏追求**的匠人。在产业与技术飞速迭代的今天,工匠精神被赋予哪些新的意义?如何更好地弘扬与传承工匠精神?

  20名荆楚工匠,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他们来自基层一线,遍布机床、钢铁、汽车、航天、军工、船舶、机械、电力、美术、制茶、酿酒和餐饮等不同行业领域,既有高精尖制造的攻坚者、传统工业的锻造者,也有国之重器的铸剑者、民间工艺的传承者。

  他们有着共同的精神特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他们为湖北制造补足精神之钙,让制造业的脊梁在湖北挺起来。

  寻找工匠树立行业标杆

  去年6月底,省总工会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广播电视台启动荆楚工匠选树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东楚工匠、车城工匠、荆州工匠、吴都工匠、仙桃工匠,各地竞相选拔本地能工巧匠;东风公司、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葛洲坝集团等国企通过技能比赛层层遴选17个市州、22个大型企业和11个省直产业、协会上报荆楚工匠候选人员196名。

  活动分组织动员、基层选树、专家评审、公众投票、审定公示、表彰宣传六个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参与选树活动职工达200多万。

  结合公众投票和评审会意见,20名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体现领军作用、作出突出贡献的基层手工操作者,从幕后走到前台,他们的工作态度、精神世界、人生故事,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成为各行各业新的标杆。

  榜样力量###社会风尚

  科学家出想法,工程师出图纸,只有工匠才能将其变为现实。在2月28日举行的首届荆楚工匠颁奖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如是说。

  聚光灯闪耀的背后,是荆楚工匠的执着坚守。他们以对劳动的尊重、珍视和更高追求,让一双手有毫厘千钧之力,让一双眼含秋毫不放之功。

  长江电力三峡电厂主机分部调速器负责人凌伟华,通过聆听机组运行时油泵的声音,感觉管路振动频率和控制阀的温度把脉机组状态,迅速判断故障原因,被誉为调速器检修现场的活图纸和定海神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技师池新连,被称为航天火药整形大师,他通过成千上万次在航天火药上雕刻,练就了一手快、准、稳的绝活,将生命系于毫厘之间,为中国航天担大任,被业内公认为固体发动机药面整形领域的池一刀;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技师朱卫东,28年坚守一线不懈怠,他所做的产品几乎微米不差,精准度达0.015mm以内,一次又一次在关键时刻化解技术难题,先后编制出57份标准作业书,以多项重大创新成果展示出东风公司*美汽车人的风采;

  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编钟调音师刘佑年,带领团队研制了市场需求的上百套商代编铙、音乐编铃,西周的四虎?钟,尝试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等比放大的金编钟模型,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品作出突出贡献。

  这些荆楚工匠,既是全省行业领军人物典范,也是万千创新技术人才缩影,将创造之力和匠人之心相结合,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价值。因为他们的###,工匠精神在荆楚大地薪火相传。

  厚植精神土壤培育匠心

  选树不是目的,传承才是根本。传承,不仅意味着技艺相授,更是一份匠心情怀的代际相传。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公司电焊工、##技师赵宗合说,真正的匠人是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为了把99%提高到99.99%,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

  如何让工匠精神在社会生活中扎下根、扎住根、扎稳根?要形成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技能光荣的社会风尚。3月初,全国人大代表、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在全国两会上呼吁,要厚植工匠精神土壤,用企业坚持、社会氛围、职业教育等合力浇灌出湖北制造品牌。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

  培养荆楚工匠,践行工匠精神,应当成为全社会内化于心的价值追求、贯通上下的时代气质,为实现湖北制造业崛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助力。

相关推荐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