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各领域技术深度融合,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紧抓这一趋势,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由制造向智造、粗放向精细发展。今年年初,该区成功入选成为2017年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试点区域。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未来两至三年,开发区将全面实施七大专项行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
推进示范区建设,开发区确定了总的发展目标。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两化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技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改善。到2018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2,到2019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6,两化融合指数排名力争进入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前3位。
嘉兴经开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推进两化融合发展
同时,总体目标又被细化为几个层面的分目标。其中,在工业转型方面,开发区提出机电一体化、机械装备等产品的智能化率要达到60%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要达到45%;机器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要超过50%,规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要提高10%。
重点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也要进一步提升。具体来说,2019年重点骨干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制定率要达到80%,ERP普及率要达到90%,装备数控化率要达到45%,机器联网率要达到40%,电子商务销售率要达到45%。
此外,开发区还将加大力度培育省级重点示范建设项目,到2019年完成10项省级数字工厂示范项目,确保5家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完成体系贯标,并通过工信部认定。
为了实现这些发展目标,开发区也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路线图,那就是全面推进产品换代、机器换人、制造换法、商务换型、管理换脑、融合创新、创业创新七大专项行动。
其中,产品换代专项行动的内容包括加快推进工业产品创意设计、全面推进产品与装备的智能化开发以及推进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则包括开展多种形式的机器换人、推进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机器换人和推进机器换人服务平台建设。制造换法则是要推进数字工厂示范工程、绿色安全制造信息化示范工程以及加快培育工业信息化工程服务公司。
七大专项行动的实施必须要有具体的抓手和载体。围绕示范区建设,开发区列出了19个两化融合应用示范项目,进行重点推进。
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云供应链智造平台就是19个示范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9200万元,核心目标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降低产品成本、扩大产能。项目的内容包括,在打样、裁剪、制造环节,引入CAD设计系统、自动裁床系统、标准工时系统、单件流系统、吊挂系统、质检系统、现场监控系统、产能调度系统等自动化设备和手段,精确计算制造成本;同时通过集中采购平台,衔接供应链上下游,降低原材料成本。
该项目的实施,预计制造成本可以下降20%,面辅料成本可以下降10%,同时通过技术及整合方案输出,产能可以提高20%。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嘉欣丝绸一直坚持工贸一体化,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公司的制造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并使管理数据化、信息传递高效化。
为了鼓励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开发区将加大政策扶持。主动衔接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加大对量化融合各类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区经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专项行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
(原标题:嘉兴经开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