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附件产业网

资讯

广东:倍增计划打开机遇窗口 企业倍增发展底气十足

中国机床商务网 2017-02-21

  倍增计划令人眼前一亮,与企业未来3-5年的战略发展资源需求高度契合。日前,记者采访团走进横沥镇,该镇擎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擎洲光电)总经理方静兴奋地表示,在倍增计划全方位的资源支撑下,擎洲光电有信心用3年时间提前实现倍增。

  横沥镇另一家试点企业东莞台一盈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台一盈拓)也看到了倍增计划带来的重大机遇。在该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李天化看来,倍增计划在土地、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的支持,正是企业在谋求创新和转型发展的道路上*缺的干货。

  台一盈拓实验人员在检测产品 记者 杨泽彬 摄

  新政契合企业战略规划 破解倍增发展人才瓶颈

  东莞提出倍增计划,为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李天化称,当前台一盈拓正寻求创新和转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就是来自各方面的资源支撑。可以说倍增计划完全找准了企业的痛点,对症下药,能够给企业带来很多切切实实的资源。

  事实上,台一盈拓目前正谋求对接资本市场,为公司接下来在智能制造和新材料领域的扩张提供资本支撑。因此,李天化*关注的是倍增计划中对兼并重组及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鼓励和支持。这些政策非常符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让企业对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李天化说。

  人才,同样是李天化关注的焦点。公司的创新发展迫切需要高端人才的支持。李天化向记者介绍,台一盈拓*初以模具机械起步,在2010年前后转向数控机床研发制造,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液态金属。去年公司液态金属成功实现了一定规模的量产。李天化指出,接下来要让液态金属业务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需要的就是人才。倍增计划中涉及引进优质人才和留住骨干人才的政策非常实际,尤其是直接给予生活补贴等政策,对企业引才留才的帮助非常大。

  方静在采访中也谈到了这一点。由于产业特征以及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吸引高端人才面临挑战。方静说,倍增计划中涉及引才留才的政策,表明东莞进一步加强导向,助力企业引进高精尖人才。在她看来,倍增计划中住房补贴、入学指标、个人所得税留成奖励等政策对企业引才留才将大有帮助。

  方静还建议,希望东莞能够配置高层次公共服务资源,并建立白领社区、高科技人才社区等,帮助企业更好地引进高端人才,实现创新发展。

  提前实现倍增充满信心 盼望新政解决燃眉之急

  我市《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行动方案》提出,力争用3至5年时间,推动试点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倍增。对于试点企业而言,是否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

  2016年,台一盈拓营业额和利润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在生产手机金属外壳、边框的数控机床细分市场行业名列前茅。而在未来,这家以模具机械起家的制造企业将从机电领域同时向新材料及其应用领域迈进。今年我们将谋求与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将液态金属业务做大做强。李天化对记者说,去年液态金属实现量产后,已经成功在美国应用于手机、耳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上,业务增长迅速。液态金属接下来要从消费类电子领域切入到其他更多的市场领域,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除了寄望于液态金属业务的爆发增长,台一盈拓今年也计划扩大数控机床产能,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我们的核心路径是向创新要规模和效益,通过产学研合作带来的技术突破寻求更大增长。李天化说。

  作为一家高端智能照明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擎洲光电也已制定了实现倍增的路径。我们将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总部经济、兼并重组等途径实现倍增,整个计划的周期是3年。同时我们将充分利用政府的相关政策、金融资源,实施政产学研无缝对接,形成企业的完整生态圈,适时借力资本市场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以助力企业的快速和良性发展。方静对擎洲光电用3年实现倍增充满信心。

  我们计划以海外市场、国内市场、研究院协同创新双创平台三大业务板块同步发展,实现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方静对记者介绍说,海外方面将通过成立海外营销子公司并建立仓储物流体系,跨越中间商渠道,实现海外客户服务本土化,并利用跨境电商渠道,从B2B客户延伸到B2C客户;国内市场专注照明能源解决方案,努力打造自主品牌。

  此外,擎洲光电将利用去年成立的擎洲智能生物光电研究院,将其打造成一个专业**、资源密集、规模化、产业化、资本化的智能生物光电综合应用平台,目前多个项目进入孵化期,与同济大学合作的人居光健康环境项目,已经进入市场成果转换及落地阶段。

  政策非常好,操作性也很强,我们现在*关心的就是落地的速度。李天化直言,好的政策,也需要尽快落实。我们现在还在等,希望能够尽快落实,解决企业倍增发展的燃眉之急。

  高端访谈

  横沥镇委副书记、镇长何植尧:

  一企一策一团队确保倍增计划落地

  记者:对于倍增计划,横沥镇初步采取了哪些行动?

  何植尧:我认为,市委市政府提出倍增计划是东莞走高效集约、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之举,也为横沥今后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路径,提出了要求。

  我们不仅**时间在全镇范围内传达学习倍增计划精神,确保政策提速落地、有效落地、精准落地,并向企业向社会表达了东莞和横沥亲商、安商、暖商、护商和富商的决心,同时通过现场调研、核查企业数据和经营发展趋势等方式,遴选符合倍增计划条件的潜力企业并动员企业申报,截至目前,横沥有2家成功纳入首批试点企业,9家成功纳入试点企业后备库。

  记者:横沥如何保障倍增计划的相关部署和精神尽快落到实处?

  何植尧:抓落实就要强调制度保障。横沥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督导督查制度和领导挂点服务工作责任制,实施一企一策一团队服务。由镇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挂点服务,深入基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

  目前,横沥正计划筛选出一批综合实力强、创新水平高、技术优势明显的企业,分类别、分行业量身制定镇级倍增计划,根据各企业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专门制定个性化政策,助力试点企业成为龙头企业,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优势,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产业效益*终辐射其他企业。

  记者:倍增计划除了共性设计,横沥镇有无针对镇情镇况的独特设计?

  何植尧: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我们有三个方面做法:一是继续发挥横沥协同创新中心的作用,以协同创新带动转型发展。未来,横沥将继续夯实这条路子,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完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以互联网+推进平台服务模式创新,帮助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倍增。

  二是统筹整合厂房,为倍增计划提供空间。横沥当前厂房空间有限,约为700万平方米。接下来,横沥计划对厂房实行统筹统租,同时通过三旧改造,提高厂房利用率。

  三是发挥两个风险资金池的作用,助力企业融资。目前,横沥有模具协会资金池民营商会资金池,两个资金池分别由政府和企业投入1000万元垫底作为杠杆,撬动银行提供1亿元的授信额度,企业无需抵押,经过资金池管理小组评审推荐,就能快速获得贷款。

相关推荐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