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附件产业网

资讯

陆齐炜:常州80后“牛教头”教出90后全国

中国机床网 2016-12-21

  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近日落下帷幕,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1117班韩渴望同学荣获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学生组###。

  据悉,本次大赛数控维修比赛共有10个项目,融合了电气、机械、机电、加工、综合排布等多学科知识。跟以往相比,本次大赛科目多,竞争更加激烈。韩渴望化压力为动力,*终在大赛中#######。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机电系数控维修教研室于2012年成立,当时31岁的陆齐炜担任教研室主任,由于教研室中他年龄*小,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小陆。今年10月份,陆齐炜作为教练指导弟子韩渴望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并助其夺冠。两年间,原来的小陆成为学生眼中的牛教头。

  **次做教练,就帮省队取得好成绩

  我和数控技能大赛还是很有缘分的。原来,我是参赛选手,现在我是选手的教练。陆齐炜介绍,他*早参加比赛是在2014年。当年,他以江苏省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组**名的成绩,代表江苏省参加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取得全国第二的好成绩,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

  2016年10月,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一次,陆齐炜的身份是教练。与其他两名教练一起,共同负责江苏省数控维修团队的训练。在他的带领下,选手们囊括了学生组和职工组的一二等奖,教师组的三等奖,占了此次江苏省代表团总##数的一半。凭借如此骄人的佳绩,他实现了从选手到教练的华丽转身,已然成为大家心中当之无愧的牛教头。

  使出浑身解数,让选手们及时熟悉新系统

  在上一届大赛中,数控维修项目是由2选手组队在6小时内完成10个比赛项目;而本届国赛中,规则修改为由1名选手完成10个比赛项目,时间依然是6小时。这就意味着选手的效率必须提高一倍,而选手训练的时间只有有限的三周左右。

  此次大赛江苏团队的训练地设在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出发前一天,陆齐炜被告知由于今年大赛设备更换新系统,时间较紧,训练基地场地的新设备还没有到位。本来,我还指望着让选手们熟悉一下新系统,但现在有场地却没设备。陆齐炜说,这让本来就非常紧迫的训练形势雪上加霜。

  时间宝贵,不能让选手们干等!陆齐炜使出浑身解数,并动用了私人关系,多方联系和打听。*后,一家企业答应他们,可以使用公司刚上线的新系统设备进行训练。虽然让我们使用的时间不长,但至少能让选手们接触了新系统。弟子韩渴望说。

  背后的辛苦和付出,一点也不比选手少

  集训期间,每天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十点半,是选手们紧锣密鼓训练大赛十个项目的时间。前15天,陆齐炜根据比赛项目的要求,对各个项目进行分解;后5天,他领着队员们进行大赛模拟,提升效率。陆齐炜要求苛刻,选手除了吃饭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正是这样高强度、高标准的训练,保证了选手的水平得到*佳发挥。

  陆齐炜说,教练看起来只是进行指导,比较轻松,其实背后的辛苦和付出不比队员少。每天集训结束后,他还要与其他教练们一起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点评,讨论分析第二天的训练方案,直到凌晨才能入睡。由于长时间的睡眠不足,陆齐炜发热感冒了,即使这样,他从不缺席任何一次训练,一直坚守在训练车间。

  辛苦没有白费,选手们出色的表现让我很欣慰。我希望常技师的数控维修专业越做越强,涌现更多全国###!陆齐炜说。

相关推荐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