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机床是传统的制造商,现在我们正在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彪说。
12月16日,以东北全面振兴新动能: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为主题的研讨会,在辽宁沈阳召开。作为圆桌会议的发言嘉宾,赵彪分享了沈阳机床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的相关经验,以及对于未来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的理解。
核心技术及金融的力量 是装备制造业转型的核心
沈阳机床是传统的制造商,现在我们正在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但是这个转型我们原来配备的资源都是以制造为主,转向服务我们做资源调整,对我们是很大的考验。赵彪说。
在其看来,核心技术及金融的力量是装备制造业转型的核心。转型过程我们发现,其实*主要的转型,原来我们说产能过剩大部分以资源过剩为主,真正的过剩是人力资源的过剩,人力资源的配备原来是低水平的制造资源,现在要向中高端为客户服务的能力。赵彪说。
沈阳机床赵彪:核心技术与金融是装备制造业转型的核心
沈阳机床我们一万多人,原来在市场上参加营销活动的一千多人,现在我们有四千人。你的服务方式转变了,现在我们是把产品的一买一卖跟客户的买卖关系,变成了把我的产品变成为客户服务的工具的关系,你想为客户服务好,就要贴近客户,使你的产品在客户使用中发挥更好的效率。赵彪说,传统意义上讲,从我们整个的资源配备结构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对我是*大的考验。为什么东北企业转型比较慢?根本的要素在这两个。**,我们核心技术没有发挥作用,第二资本和金融没有对传统企业发挥很大的作用。
越是成功的企业创新越难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如何依靠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开拓新的蓝海,是横亘在全球制造业面前的一道难题。颠覆传统,沈阳机床凭借i5智能系统,全力向中国智造转型进军。
越是成功的企业创新越难。在谈及创新话题时,赵彪这样说。
我们研发控制系统带头人原来是同济大学的副教授,在大学范围内找一批年轻人,当时的研发也不一定####成功,反正要做,就一个团队就在这个地方做。要资源给资源,但是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我们并没有过多干涉。这个过程很痛苦,我们一年至少投入一个亿,但是一个亿研发出来就是一张光盘,尤其我们是一个国有企业,这个过程太难了。赵彪说。
所以我感觉创新的成功完全是企业家的情怀,和企业家的理念、信念才能成功。为什么我们在上海能够成功?当时我们也没有想到应该怎么做,反正就去做了,放任这些人去想去做,才诞生了我们今天这个基于互联网的产品。赵彪说,我们跟西门子是不一样的,我们是开放式,建立在PC基础上的时时互联的工具,所以才有了今天利用我们这个控制系统做智能产品、做智能机床、做智能制造。
为什么沈阳机床能走到今天?绝不单单是一个i5控制系统的成功,也源于我们在德国这些年潜移默化机床制造理念对我们员工的输入和输出。赵彪说。